WFU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上台的技術》二次閱讀- 簡報重說服,上台重破冰!

作者:楊坤仁 (2015/09/16)





再讀《上台的技術》


這本書,其實在好幾月前就已經看完了。然而當時上台的經驗不足、體會不夠,看完書後的印象並不深刻。然而這幾個月來,我上台了幾次、上過演講課、上過簡報課,又讀完幾本簡報書,這次再讀了這本書,不僅體會完全不一樣,而且還覺得書中真的是字字珠璣,把我這幾個月來對於簡報的認知以及上台遇到的困境精準地拆解出來。忽然覺得福哥這本上台的技術,真的就是簡報上台的精華!

重新再讀完完這本書,我更確信兩件事:簡報最重要是說服、以及上台最難的是破冰


簡報最重要是說服


福哥在書中其實開門見山就先說簡報最重要的是要說服! 往往各大大小小會議報告中,報告人少則講半個小時,多則一兩個小時,有的甚至連TAKE HOME MESSAGE都好幾頁,講是真的講了很多內容,似乎也讓聽眾很有收穫,但是一個星期過去、兩個星期過去,還記得什麼?這場簡報要告訴了我們什麼?卻沒有人有印象。

簡報最重要的一件事應該是要思考:為什麼要做這場簡報?我的目的是什麼?觀眾聽完後能夠有什麼改變或行動?如果講者沒有目的、觀眾也沒有行動,那這場簡報除了浪費彼此時間外,還有什麼意義?

因此,做簡報前一定要再三問自己,想要傳達什麼理念?想要達到什麼目的?能不能只用一句話做這場簡報的結論?如果可以,那這一句話讓人家帶回去就夠了;如果不能,那講那麼多,帶不走也沒有意義。

常常有學弟妹問我,醫學論文的報告又不適用這些觀念,每篇報告不是都要按照背景、研究目的、設計、研究結果、討論、結論這些架構進行嗎?事實上按照此架構的結果,就是每次的醫學期刊報告都是在唸投影片,台下不是睡成一片就是在做自己的事。這樣不僅折磨講者,同時也折磨觀眾,

其實醫學論文也是可以精簡的,讀完文章後把期刊收起來,先問問自己在這一篇文章中得到什麼?如果只分享最精華的一個觀念,你想分享什麼?再以這觀念為中心,延伸出整場報告。架構有了,再把文章重新拿出來,把細節的部分做補充,與這無關的就省略。
記住,講十件人家記不得的事,不如只講一件大家可以記在心裡並且改變行動的事。
有了目的,簡報才有意義。


上台最難的是破冰


上台前最重要的是確立目的,上台後最難的卻是開場破冰。如果簡報一開始沒有引起聽眾興趣,聽眾連聽都不想聽,那你準備再多內容、想喚起再重要的行動,都像是狗吠火車,沒有意義。

所以開場的破冰非常地重要,也非常地難。尤其是當講者跟聽眾不認識時,冷冰冰的氣氛不是只用肅殺兩個字就可以形容的,那種感覺真的很可怕。如果沒有破冰引起聽眾興趣,那聽眾大概一開始就會走掉1/3,中場再走掉1/3,講完後留下來的不是因為不想走,而是因為睡著了。

但到底要如何破冰?書裡提到了幾種方法,譬如問答法、自我介紹、故事法等等。第一次看這本書時,覺得這些方法還不錯。但是真的上過幾次台後,回頭再看這本書,卻體會這些不只是開場的方法,而是破冰的精華!

福哥對於破冰甚至不只用一種方法,還要用123:用兩種方法破冰再加上3P,以確保開場真的有效。回頭看看自己,只用一種方法就以為有在破冰,實在是太天真了!
有了破冰,簡報才能傳遞。

簡報是減法不是加法


少就是多,簡報是減法不是加法,如何用最簡單的語言傳達你的目的與理念,並喚起聽眾的學習興趣及行動,這才是簡報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地方!

重新讀完這本書,我發現原本我只聽過書裡其中幾個推薦人的名字,但幾個月後的今天,我竟然認識了一大半。知道了這些推薦人的故事,再看看他們的推薦語,更能知道福哥上台的功力真的很可怕。不愧是要求自己滿意度要滿分、甚至要超過滿分的職業選手!

除此之外,更令我有興趣的其實是序文中的一小段文字:總共寫了26萬字的草稿,最後再與編輯從中擷取1/3的精華。也就是這本書其實只有完整版的1/3。就好像辟邪劍譜已經那麼厲害了,但事實上卻只是葵花寶典的一部分而已。不知道福哥什麼時候要繼續出版《上台的技術 2呢?

最後,福哥終於要開超級專業簡報力的公開班了!如果對福哥的公開課程有興趣,今天中午(9/16)12:00一定要用搶江蕙門票的心情死守電腦前,只有20席,絕對秒殺!要運氣與實力皆備的人才有機會搶到門票啊!